校級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與實踐課題
序号 | 項目 | 年度 | 項目名稱 | 主持人 |
1 | 研究生教育優秀工程(二期)建設項目2013年立項項目-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 2013 |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體系的研究與實踐 | 吳 瑾 |
2 | 體現“三強一高”特征的高等傳熱學教學方法研究與實踐 | 張靖周 | ||
3 | 基于企業研究生工作站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管理中若幹關鍵問題研究 | 曾慶喜 | ||
4 | 注重能力培養,探索研究生國際化培養教育教學的方法手段 | 冒澤慧 | ||
5 | 依托研究生公共實驗教學基地,研究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工程應用與科技創新能力培養方法 | 姚 睿 王友仁 | ||
6 | 研究生國際化培養GNSS教改研究 | 曾慶化 | ||
7 | “高速電路信号完整性”雙語課程建設兼課程的國際化初探 | 曹群生 | ||
8 | 電信類研究生專業國際化課程體系的研究 | 陳未央 | ||
9 | 機械工程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特色研究 | 郭勤濤 | ||
10 | “校-院-企”三位一體的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協同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 張海黔 | ||
11 | 國際化背景下研究生雙語教學課程的立體化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研究 | 胡 榮 | ||
12 | 航空器适航方向研究生培養體系建設與研究 | 葛紅娟 | ||
13 | 高等院校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評價機制研究 | 胡恩華 | ||
14 | 經管類研究生國際化培養範疇、路徑與模式研究 | 張 卓 | ||
15 | 當代中國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研究生培養特色研究 | 施向峰 | ||
16 | 畫廊運作與高校藝術類研究生培養的互動平台建設思路研究 | 韓 博 | ||
17 | 以項目為抓手,構建多學科融合的藝術人才培養模式 | 屈雅紅 | ||
18 | 基于創新項目的數字媒體藝術與技術專業交叉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 吳志斌 | ||
19 | 西方文學“研究型”教學的新探索 | 姜禮福 | ||
20 | 全日制翻譯碩士(MTI)校企聯合培養機制研究 | 劉長江 | ||
21 | 耦動論下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實踐教學探索 | 盛慶紅 | ||
22 | 面向航天院所的訂單式中烏聯合研究生培養模式的研究實踐 | 闫鈞華 | ||
23 | 研究生機器學習課程群雙語教學方法與手段研究 | 劉學軍 | ||
24 | 軟件工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的研究與探索 | 毛宇光 | ||
25 | 全英文授課來華留學研究生的招生策略調查研究 | 範祥濤 | ||
26 | 研究生教育優秀工程(二期)建設項目2014年立項項目-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 2014 | 航空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保障體系建設 | 袁 青 |
27 | 飛行控制方向研究生的雙語課程教學與國際化培養創新研究與實踐 | 甄子洋 | ||
28 | 利用協同創新基地開展控制工程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創新實踐培養模式改革的探索研究 | 盛守照 | ||
29 | 國家重大科學儀器專項背景下的專業學位碩士培養模式創新研究 | 賈文寶 | ||
30 | 工程問題驅動的矩陣論教改與創新 | 王麗平 | ||
31 | 基于研究生數模競賽的數學應用能力培養 | 倪 勤 | ||
32 | 全日制社會工作專業學位碩士(MSW)研究生專業實踐模式探索研究 | 魯興虎 | ||
33 | 廣播電視藝術學專業研究生國際化培養的理念、方法與路徑研究 | 羅良清 | ||
34 | PBL教學模式在研究生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 李 爽 | ||
35 | 仿生學交叉學科研究生創新與實踐能力培養探索 | 吉愛紅 | ||
36 | 2015年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 2015 | 産學研協同引領的研究生創新能力提升研究 | 唐正飛 高亞東 |
37 | 互聯網+研究生國際化課程創新教學實踐與研究 | 薛建彬 | ||
38 | 職業生涯規劃視阈下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科學教育與職業教育耦合研究 | 胡 榮 | ||
39 | 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與評價機制研究 | 胡恩華 | ||
40 | 全日制社會工作專業學位碩士(MSW)“理論”-“實務”雙軸聯動教學模式探索研究:以“創新社會治理”為例 | 陳 偉 沈一兵 | ||
41 | 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基于英漢翻譯視點轉移的研究 | 王秀文 | ||
42 | 軟件質量保障實驗課程在線化研究 | 錢 巨 | ||
43 | 同等學力研究生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探索 | 臧壽鴻 | ||
44 | 多元化協同視野下,研究生創新項目管理新模式的構建與實踐 | 袁 磊 | ||
45 | 2016年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 2016 | 前沿科學技術與研究生教學相融合的創新培養機制研究 | 彭瀚旻 金家楣 |
46 | 試驗技術類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學習-實踐”交替培養模式的具體實踐性探索 | 王成鵬 | ||
47 | 車輛工程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高水平創新人才培養研究 | 金智林 | ||
48 | 移動學習環境下民航專業研究生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研究 | 包丹文 夏洪山 | ||
49 | 機場安全科學與工程研究生實踐創新能力與規範标準建設研究 | 劉君強 左洪福 | ||
50 | 全日制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體系研究 | 楚岩楓 | ||
51 | 學術學位研究生應用創新能力培養與專業學位研究生學術能力培養并行改革研究 | 王 炳 | ||
52 | 《西方政治學經典著作選讀》教學範式研究 | 施向峰 | ||
53 | 《江蘇省音樂舞蹈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傳習本》開發與運用 | 楊莉莉 | ||
54 | 互聯網時代“紅藍海”思維指導下的研究生學研創新能力培養方法研究與實踐 | 王 博 井慶豐 | ||
55 | 2017年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 2017 | 基于融合教育的來華留學生培養質量提升研究 | 吳 瑾 |
56 | 新形式下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提升研究 | 張 劍 | ||
57 | “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工科研究生基礎研究與工程應用綜合能力的培養 | 王同光 | ||
58 | 定機制選苗子重培育出尖子——力學學科本碩博一貫制培養及實踐 | 袁 青 | ||
59 | 基于先進汽車技術平台的創新型研究生跨學科培養思路與模式探讨 | 李玉芳 | ||
60 | 能源動力類研究生典型課程理論教學與實踐能力的協同培養 | 王鎖芳 | ||
61 | 工程熱物理領域研究生跨學科培養模式的研究和探索 | 韓 東 | ||
62 | 構建雲桌面模式下的“嵌入式系統”實驗基地,提升學生創新實踐能力 | 王曉琳 陸 熊 | ||
63 | “想”“做”“寫”“說”在機械電子工程研究生綜合能力培養中的研究與實踐 | 朱玉川 | ||
64 | 構建智能制造國際聯合實驗室,培養智能制造創新性國際化人才 | 劉長青 | ||
65 | BOPPPS教學模型在航空宇航制造工科類研究生典型課程應用探索研究 | 崔海華 | ||
66 | 先進航空航天材料方向研究生國際化課程改革及國際化視野培養 | 潘 蕾 | ||
67 | 基于公平性考慮的博士生招生“申請-考核”微觀制度設計研究 | 盧小琳 | ||
68 | 運用虛拟仿真實驗教學技術加強研究生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研究——以“材料輻照效應”課程為例 | 陳飛達 | ||
69 | 産學研緊密結合下的空管專業碩士職業能力培養研究 | 田 文 | ||
70 | “矩陣論”課程的建設與實踐 | 戴 華 | ||
71 | 基于認證體系的工商管理碩士“Business STAR”培養模式研究 | 謝嗣勝 | ||
72 | 基于學科評價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模式研究 | 李小濤 葉志鋒 | ||
73 | 基于項目式學習的研究生學術英語寫作教學研究 | 陸 紅 | ||
74 | 以桌面衛星模拟系統為平台的研究生航天工程教育模式研究與實踐 | 喬 兵 | ||
75 | 構建實驗教學體系提升教學效果的研究與實踐 | 王志強 | ||
76 | “挫折性教育”在DSP+FPGA一體化設計及應用實驗課中的應用 | 馮建鑫 | ||
77 | 大數據驅動的軟件測試MOOC教學研究 | 陶傳奇 | ||
78 | “雙一流”建設背景下的研究生獎助體系構建與實踐研究 | 張廷赟 | ||
79 | “新工科”跨界培養驅動下研究生導師能力提升機制研究 | 易 洋 | ||
80 | 2018年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 2018 | 雙一流戰略下面向主機所需求的飛行器設計專業高水平研究生培養探索 | 張 明 |
81 | 人工智能新時代下面向工程應用的深度學習實驗基地建設 | 田祥瑞 | ||
82 | 人工智能背景下理工科高校研究生教育學科結構優化研究——以南航為例 | 陳萬明 | ||
83 | 工程力學專業本科/研究生銜接階段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 沈 星 | ||
84 | 航空動力系統多學科交叉需求下的研究生協同創新培養模式研究 | 肖玲斐 | ||
85 | 基于可再生能源産學研協同創新平台的研究生培養機制研究 | 蒲文灏 | ||
86 | 研究生雙語課程的互動與實踐環節探究 | 陳智軍 | ||
87 | 研究生課程多參數排課系統設計與實現 | 陳未央 | ||
88 | “新工科”背景下研究生《陣列信号處理》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 | 時晨光 | ||
89 | “雙一流”戰略下面向物流機器人多學科融合的研究生協同創新培養機制研究 | 王堯堯 | ||
90 | “3D打印+仿生機器人”研究生協同培養探索 | 沈理達 | ||
91 | 《現代設計方法》課程教材建設 | 靳廣虎 | ||
92 | 基于國際合作項目提升研究生國際化學術能力的研究——以“核技術及應用”專業培養為例 | 耿長冉 | ||
93 | 空管專業國際化創新型研究生聯合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 張洪海 | ||
94 | “雙創”背景下交通運輸工程專業研究生領軍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 包丹文 | ||
95 | 抽象代數課程教學之探索 | 嶽 勤 | ||
96 | 面向管理科學的人工智能應用課程體系設計及支撐平台開發 | 米傳民 | ||
97 | 基于Moodle的《社會網絡分析》在線教學設計與實踐 | 劉文龍 | ||
98 | 基于“NUAA Talk”的研究生學術英語教學研究 | 朱 波 巫和雄 | ||
99 | 面向“雙一流”建設的基于深度學習的研究生科研實踐創新培養模式研究 | 張 寅 | ||
100 | 針對信息安全方向研究生數學基礎課程的教學研究與實踐 | 常相茂 | ||
101 | 雙一流建設背景下研究生雙創培養方法研究 | 關東海 | ||
102 | 2019年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 2019 | 新工科背景下航空航天制造大數據創新型人才培養研究與實踐 | 楊文安 郭 宇 |
103 | 研究生精品在線課程《知識産權法》開發與建設 | 高志宏 | ||
104 | 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問題研究 | 窦正斌 | ||
105 | 馬克思美育育人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模式研究 | 阙 愚 | ||
106 | 雙一流”建設背景下研究生《複合材料力學》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 蔡登安 | ||
107 | “新工科”背景下研究生國際化培養路徑探索 | 周曉蓉 | ||
108 | 新工科背景下“高電壓技術+”電氣工程研究生協同創新培養機制研究 | 江 軍 | ||
109 | 自動化學科研究生公共實驗課程群翻轉式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 | 張 砦 | ||
110 | 與專業課程和科研項目相結合的工科研究生思政教育改革研究 | 朱姝姝 | ||
111 | 研究生心理健康狀況研究及應對舉措 | 李 萍 | ||
112 | 面向“雙一流”建設的智能機器人方向研究生國際化培養機制研究 | 吳青聰 吳洪濤 | ||
113 | 新工科背景下“以研究生為中心”的導師指導方式和創新模式研究 | 王長瑞 | ||
114 | 基于科研團隊的研究生縱向黨建機制與路徑研究 | 王 洋 | ||
115 | “互聯網+課堂教學”背景下基于“雨課堂”的《傳感器理論及應用》教學方法研究與實踐 | 宮淑麗 | ||
116 | 基于思政教育視角的研究生群體網絡輿情監控與引導 | 謝 菲 | ||
117 | 高校基礎學科研究生助教制度的改革與實踐——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例 | 李 穎 王正盛 | ||
118 | 考慮跨文化适應的留學生Moodle學習平台構建研究 | 宋連蓮 | ||
119 | 為建設“雙一流”大學而開展的藝術學院研究生教育國際化方案研究 | 千炫珍 | ||
120 | 基于思辨和文化的國際交流英語課程設計 | 劉 曉 | ||
121 | 依托創新型航天專業競賽的研究生學術能力培養方法研究 | 楊洪偉 | ||
122 | 基于産學研創協同模式的航天專業研究生雙創能力培養設計與探索研究 | 呂金鵬 | ||
123 | 支持研究生人工智能大類課程體系的模式識别技術實驗課程改革與實現 | 梁 棟 | ||
124 | 智能時代背景下《人工智能安全》課程建設與教學研究 | 薛明富 | ||
125 | 馬克思主義學科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研究——基于供給側改革的視角 | 姜志強 何 畏 | ||
126 | 校企協同創新模式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體系優化探索與實踐 | 于 榮 | ||
127 | BPR視阈下研究生教育管理流程優化 | 劉 旭 | ||
128 | 2020年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
2020 | 打造特色勞動教育體系涵育航空航天高層次人才 | 韓楚 |
129 | 行業特色型高校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及培養機制改進研究 | 佘明 | ||
130 | 基于多學科交叉的飛行器設計研究生人才培養研究與實踐 | 胡挺 | ||
131 | 課程思政融入研究生培育質量提升的研究與實踐 | 張劍 | ||
132 |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力學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 鄧健 | ||
133 | 學科交叉形勢下力學專業研究生培養方案的改進與實踐 | 錢征華 | ||
134 | 車輛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與實踐研究 | 趙萬忠 | ||
135 | 《最優控制》精品線上雙語課程建設探索研究 | 肖玲斐 | ||
136 | “虛實結合”的微型燃氣渦輪噴氣發動機研究生實踐“金課”建設與應用 | 王彬 | ||
137 | DSP原理與應用技術教學資源建設及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 | 姚睿 | ||
138 | 基于知識模塊化的《測試信号分析與處理》混合式有效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 | 劉文波 | ||
139 | 《學術規範與學術寫作》課程精品教材建設 | 朱靜 | ||
140 | 具備航空航天應用特色的研究生“電力系統分析”教學模式探索與線上課程建設 | 陳鵬偉 | ||
141 | 空天特色電子信息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研究 | 劉偉強 | ||
142 | 創新名城建設背景下的研究生校企協同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 姬科舉 | ||
143 | 以國防文化引領縱向黨支部建設路徑 | 徐俊珠 | ||
144 | 機械類工業設計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 | 周海海 | ||
145 | 基于虛拟現實的“工業機器人技術與應用”研究生課程創新教學模式探索 | 李波 | ||
146 | 新工科專業研究生課程混合式教學研究與實踐 | 齊振超 | ||
147 | 破“五唯”新形勢下機械工程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過程控制與分階段評價機制研究 | 淩傑 | ||
148 | 材料加工過程多尺度模拟精品教材 | 占小紅 | ||
149 | 材料電磁性能基礎精品教材 | 周金堂 | ||
150 | 新時期教育強國背景下核專業課程思政模式探索 | 何慶華 | ||
151 | 基于虛拟仿真技術的結構風工程創新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 柯世堂 | ||
152 | 融合思政的土木水利專業學位教學案例庫建設研究 | 張麗芳 | ||
153 | 面向雙一流的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研究生協同教學培養模式改革 | 劉君強 | ||
154 | 研究生學術誠信教育與監督保障機制研究 | 肖傑 | ||
155 | 基礎學科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的路徑研究與實踐探索 | 周佼佼 | ||
156 | 基于雙元制的國防院校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提升機制研究 | 陳洪轉 | ||
157 | 面向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應用經濟學定量方法課程群“系統性教學改革”研究 | 王群偉 | ||
158 | “現代管理數學方法-Decision Analysis”研究生課程線下線上融合教學模式研究 | 徐海燕 | ||
159 | 新時代研究生“導學思政”凝聚三全育人互動新格局研究 | 張勤 | ||
160 | 研究生導師師德考核評價指标體系構建研究——基于知識圖譜和層次分析法的綜合運用 | 樊小傑 | ||
161 | 研究生學術不端行為預防和處置機制的比較研究 | 李雪飛 | ||
162 | 研究生課程思政協同機制研究與實踐 | 王宇甯 | ||
163 | 理工院校研究生美育培養方式研究 | 李育菁 | ||
164 | 碩士英語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究——交互/協作式教學的設計與實踐 | 陸紅 | ||
165 | 研究生學術英語精品在線課程建設 | 梁礫文 | ||
166 | 《衛星導航原理與應用》(第二版)研究生精品教材建設 | 劉海穎 | ||
167 | 增強國防意識、引導科研創新--新時期研究生團隊養中的“三全育人”建設 | 華冰 | ||
168 | 基于“智能”的《多核單片機基礎與應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 聞新 | ||
169 | 全程融合協同——面向航天領域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體系改革探索 | 譚蕾 | ||
170 | 以學生需求驅動的數據挖掘課程教學改革 | 陳芳 | ||
171 | 融合動态長效激勵的課程思政與研究生人才培養機制探索 | 李博涵 | ||
172 | 在提高學生的社會思潮辨識力中固本培元——構建研究生思政教育的研究型課堂 | 何畏 | ||
173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課程建設 | 平旭 | ||
174 | 全球化背景下高校研究生意識形态安全的教育與治理研究 | 吳永祥 | ||
175 | 基于“三全育人”機制建設的研究生科研誠信道德培育研究 | 趙玲 | ||
176 | 新時代背景下研究生培養全過程監控與質量保證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 于榮 | ||
177 | 面向行業領軍需求的研究生綜合素質能力培養體系構建 | 劉旭 | ||
178 | 研究生課程思政育人元素的設計方案研究——以航空、航天、民航領域研究生核心課程為例 | 張廷赟 | ||
179 | 整合校友資源彙聚校友育人合力助力研究生“三全育人”體系 | 張建輝 | ||
180 | 中外聯合培養雙學位研究生管理體系優化 | 沈敏 |